12月的北京,寒风凛冽,但首都体育馆内却热血沸腾,2023-2024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的比赛在这里落下帷幕,中国短道速滑队以出色的表现成为最大赢家,包揽了男子500米、女子1000米和混合接力三项金牌,这不仅是中国队在本赛季世界杯分站赛中取得的最佳战绩,也展现了队伍在新老交替中的强大竞争力。
男子500米决赛中,21岁的李文龙以41秒257的成绩力压韩国名将朴志元,为中国队夺得首金,这是李文龙职业生涯的首枚世界杯个人项目金牌,他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,从起跑时的果断到冲刺时的稳健,李文龙全程未给对手任何机会,赛后,他激动地表示:“赛前教练告诉我,只要相信自己,就能赢,今天我终于做到了!”
李文龙的崛起并非偶然,作为平昌冬奥周期后重点培养的新人,他在过去两年中逐渐崭露头角,本赛季,他的状态持续升温,此前在蒙特利尔站就曾闯入决赛,此次北京站夺冠,不仅为他增添了信心,也为中国男队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女子1000米决赛中,30岁的范可新以1分28秒342的成绩夺冠,这是她本赛季的第二枚世界杯金牌,面对荷兰名将舒尔廷和加拿大选手金·布廷的夹击,范可新在最后两圈突然加速,以半个冰刀的优势惊险胜出,赛后,她坦言:“这场比赛很艰难,但我告诉自己,绝不能在家门口输。”
范可新是中国短道速滑队的“定海神针”,自2010年入选国家队以来,她已征战三届冬奥会,尽管年龄增长,但她的竞技状态依然保持在巅峰,本赛季,她不仅在个人项目中表现稳定,还在接力赛中多次担任关键棒次,她的坚持与拼搏,正是中国短道速滑精神的缩影。
混合2000米接力决赛中,中国队派出李文龙、任子威、范可新和张雨婷的组合,以2分37秒451的成绩夺冠,比赛中,中国队与荷兰队展开激烈争夺,最后一棒张雨婷在最后半圈完成超越,锁定胜局,这是中国队本赛季第三次夺得混合接力金牌,进一步巩固了在该项目上的领先地位。
混合接力是北京冬奥会新增项目,中国队在该项赛事中一直保持强势,本赛季,队伍在人员搭配上更加灵活,新老结合的阵容既保证了速度,又提升了稳定性,主教练张晶表示:“接力是团队项目,每个人的发挥都很关键,今天的胜利属于整个团队。”
本次北京站,传统强队韩国队表现低迷,仅在男子1500米项目中由黄大宪夺得一枚银牌,韩国队主教练赛后承认,队伍正处于调整期,年轻选手的经验不足导致失误频发,相比之下,荷兰队表现抢眼,舒尔廷在女子项目中收获1金1银杏彩体育,展现了强大的个人能力。
欧洲队伍的崛起让短道速滑的竞争格局更加多元化,国际滑联官员表示:“过去几年,短道速滑的竞争越来越激烈,这对项目的发展是好事。”
随着本赛季世界杯分站赛接近尾声,各支队伍的目光已转向明年2月的世锦赛和2026年米兰冬奥会,对中国队而言,此次北京站的胜利不仅提升了士气,也为接下来的备战指明了方向。
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在赛后表示:“我们在新人培养和团队协作上取得了进步,但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,接下来的训练将更加注重体能和战术的精细化。”
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的硝烟散去,但中国队的征程仍在继续,从新人的崛起到老将的坚守,从个人项目的突破到团队协作的默契,这支队伍正以昂扬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,冰刀划过赛道的声音,仿佛在诉说着属于中国短道速滑的新篇章。